来源:中国科技网2015年12月16日 11:45
中国科技网12月10日报道(张微编译)在过去十年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的空气质量指标的全球卫星地图,来跟踪全球不同地区和195个城市的空气污染趋势。这项研究成果提交在本周一旧金山召开的美国的地球物理联盟会议上,并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期刊上。
“空气质量的变化模式不是随机的,”这项研究的领导者邓肯布莱恩说,他是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的大气科学家。“当政府介入并表示我们想要有所建树,或我们想要控制污染,你就看到了这些数据的影响。”
邓肯和他的团队研究了2005到2014年NASA Aura卫星上的臭氧检测仪器的监测数据。设备检测出的大气气体之一是二氧化氮,一种黄褐色的气体,是常见的排放气体主要来自汽车、发电厂和工业活动。二氧化氮能迅速转化成地面臭氧,这是城市雾霾中的主要可吸入污染物。二氧化氮热点,用作衡量大气质量综合指数的一项指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主要城市中都有踪迹可寻。
科研团队分析了世界各地历年二氧化氮水平的发展趋势。为了寻找发展趋势的可能解释,研究人员将卫星记录与排放控制条例、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增长的信息进行了对比。
邓肯说:“随着最新高分辨率数据的发展,我们能够将污染变化的研究目标缩小到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包括个体污染源,,比如大型发电厂。”
之前的工作利用较低分辨率的卫星照片,会错过一些邻近地区发生的变化。这个新的空间视图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污染情况提供一致性的信息,而地面空气监测站有一定的局限性。产生的趋势图让我们了解到每个区域不同的污染信息。
美国和欧洲是二氧化氮最大的排放国。但是这两个地区在2005到2014年间的排放量急剧减少。在美国二氧化氮排放从20%降低到50%,在西欧排放量降低了50%。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排放量的降低主要是受环境法规的影响,法规要求进行技术改进以减少汽车和发电厂的污染排放量。
中国,世界日益增长的制造业中心,二氧化氮水平从20%增长到了50%,这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中国三个主要的大都市群——北京,上海,和珠江三角洲,二氧化氮水平降低了40%。
南非地区包括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的二氧化氮水平在南半球是最高的,但高分辨率趋势图显示,这两个城市和邻近电厂与工业区域之间的情况有点复杂。
“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看到南非这个工业区域中看似矛盾的趋势,”汤普森安妮说,她是这项研究论文的合著者也是戈达德中心的大气化学首席科学家。直到我们有了这个新的空间视图,它仍旧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