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0000pt;margin-bottom:0.0000pt;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94.0000pt;mso-char-indent-count:21.0000;mso-pagination:widow-orphan;text-align:center;">2019年9月
为了加强我系师生的安全稳定工作,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妥善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学院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安全和稳定,结合我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稳定为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安全稳定工作纳入我系工作的重要议程,坚持“预防为主,处理及时,积极疏导”的原则,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实施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系全体师生。本预案所称重大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影响我系正常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由于我系男生、女生处于南北校区所以在管理方面都存在严峻的挑战,所以我系在处置应急事故中,施行因人而异的制度。依托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紧密联系及时将事故损失降到最小、影响降到最低。
三、成立土木工程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钰峰
副组长:李敬元
信息员:巩岩
成 员: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
办公室设在综合教学楼0912办公室(0931-5272882)
四、实施原则
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土木工程系重大突发性事件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一指挥,启动应急预案并快速赶赴现场、妥善处置,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学院总指挥。若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超出我系的处理能力时,领导小组组长协调相关部门,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确保突发性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我系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后,我系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领导小组有关成员要立即深入现场开展工作。我系领导要紧急行动,领导小组信息员、年级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同志要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要求深入一线,积极做好事件、事故的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安全隐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内。
4、教育疏导,化解矛盾
若发生突发群体事件,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分不可结”的工作方法,由领导小组信息员加强正面宣传,积极教育引导,稳定师生情绪,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止事态扩大。
5、措施得力,救人第一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现场发现者及相关人员应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若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在迅速报告火警的同时,应紧急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救护受伤学生;发生重大车祸,迅速拨打交通事故、紧急救护电话,开展自护自救;发生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等重大事故,在迅速报告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同时,应紧急将中毒、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抢救;发生宿舍等安全事故,应立即组织抢险,救护受伤师生;发生外来不法分子入侵时,应立即制止、报警并抢救受伤人员等。学校发生安全事故,要坚持“救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在组织抢险救灾时,严禁学生参加。
五、实施组织
我系成立重大突发性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处理学院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系“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预案”的制订、相关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信息员负责组织开展各种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在事故发生时,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指导工作;做好安全管理和师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及宣传工作。
六、实施步骤
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生活,我系学生在两个校区都有分布,所以我系依据学院应急预案规定并根据我系实际情况将我系学生逃生路线规定如下:
1、南北校区教学楼疏散线路
地震、火灾发生时,教学楼1、2、3楼按照每个教室任课老师的要求,第一时间从教学楼中间和东、西楼梯直接下楼到安全区域集合; 4、5、6楼先紧急避险,然后从东、西楼梯下楼; 7、8、9楼先紧急避险,然后从中间楼梯下楼; 10、11、12楼先紧急避险,然后从东、西楼梯下楼。
2、学生公寓疏散线路
地震、火灾发生时,1、2楼按照每个公寓辅导员、楼管员的要求,第一时间直接下楼到应急避难场所集合; 3、4楼先紧急避险,然后从侧面楼梯下楼; 5、6楼先紧急避险,然后中间楼梯下楼。
3、安全撤离区域
南校区安全撤离区域:教学楼前广场、南北校区链接区域(三期校区)。
北校区安全撤离区域:体育场。
七、实施要求
1.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维护稳定,确保安全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始终把维护稳定、确保安全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2.突发群体性事件
若发现有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苗头,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处置突发性事件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由领导小组的信息员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情况通报工作,确保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做到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在此期间,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责任人处于戒备状态,保证联络畅通。并上报学院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我系各级领导及相关教职工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未经上级批准,不得离校离岗。若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及相关负责人要及时深入事发区域,现场指挥,化解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同时,领导小组及时向院领导小组报告信息,并按要求统一宣传口径,防止不实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在群体性事件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及时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系领导、班主任等要深入学生班级、家庭,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我系要进一步动员和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维护学校稳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不漏班、不漏人。同时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3. 突发性安全事故
突发性安全事故主要指突发性校舍安全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外来侵害等各种校园内外群体性伤亡事故。发生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按以下步骤处置:
(1)事故报警
及时报警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为果断处置事故赢得最佳时机,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教育每个师生在发现事故的第一时间及时、正确的报告,该报警的报警。在学校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在积极做好师生自身保护和救助工作的同时,向学院领导及上级部门报告,该报警的要立即报警。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危险程度、师生伤亡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2)紧急疏散和现场急救
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成员及有关负责人应立即根据现场事故发生情况,设立事故现场警戒区,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将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控制事态发展,抢救受伤师生;现场救助人员在施救前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施救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措施进行,实施救死扶伤,坚持“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
(3)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紧急启动处置突发性事件预案,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必须即刻赶赴事故第一现场,指挥或指导、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做好人力和车辆、财物保障,以及信息报送工作。要不断完善维护学院稳定,确保学院安全工作机制长久保持,健全制度,落实措施,认真落实并做好学院应急突发事件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协调处置。要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确保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要按照突发性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反应工作流程。
八、善后处置
(一)等到地震、火灾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领导小组报告。
(二)灾后由领导小组组长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系情况。
(三)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四)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五)灾后处理人员分工:
1.指挥组(由土木工程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收集了解灾后全面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疏散组(由领导小组信息员负责,各年级辅导员、班主任配合):稳定人心,安置人员,汇总报告人员到达疏散地点情况。
3.医疗救护组(由领导小组负责):紧急组织救护,汇报人员伤亡情况。
4.消防治安组(由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清除安全隐患,汇报所属我系建筑物的破坏情况。
5.宣传报道组(由领导小组信息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负责):总结汇报此次突发事件总体情况。
土木工程系